
嘉興一企業連續五年為世界互聯網大會供肉
今天下午,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繆雨高興地告訴記者,在連續幾屆的烏鎮峰會上,青蓮旗下的膳博士品牌豬肉都深受嘉賓好評,為舌尖上的峰會增添了一道中國滋味。
全產業鏈+智慧養殖
煉成一塊好豬肉
“這次供貨,我們成立了專項小組,做了充分的準備。每天晚上9點多接到訂單,然后就會緊鑼密鼓地進行生產、分配、封存……凌晨3-4點之間發車,保證早上6點運輸到烏鎮。”順利完成任務的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夏雷終于松了一口氣。
他告訴記者,能順利完成供肉任務,不僅源于充分的準備,更是因為青蓮在為世界互聯網大會供貨方面已經積累了充分的經驗。
“每次訂單過來,品類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大排、肉絲、肉末、五花肉等等,大概會有30幾個品相,時間又比較近,所以我們安排了十多個人在生產一線,以最高效率保證供貨。”夏雷介紹說。
為什么能夠多次成為世界盛會的供肉商?這得益于青蓮食品耗時20年打造的全產業鏈體系的支持。在良種繁育、優質飼料、福利養殖、生豬屠宰、冷鏈物流、終端門店等各個環節,青蓮食品進行全面把控,從而保證每一塊豬肉的安全和品質。
不僅有全產業鏈,今年青蓮食品更與阿里云合作,打造“云上牧場”,將最為傳統的養殖業帶入AI時代。
“利用‘ET農業大腦’進行AI養豬,可以打通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的信息溯源,真正生產出從牧場到餐桌的‘智慧’豬肉。通過電子耳標,系統可提供豬只單獨的、真實的數據。個體豬只的數據可獨立存儲,以便進行個體豬只的可追溯。”青蓮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傳統農業+互聯網
成就一家別樣農業企業
除了打造一塊“智慧”豬肉外,互聯網思維還被青蓮食品運用在了企業發展的各個維度上。
在今年9月26日,青蓮首次發布了“中國黑豬”的全新品牌——原始公社,而這一品牌背后還有一個生動的公益故事。
貴州黃平,土地遼闊,生態資源豐富。白洗黑豬就生長在這片原始天然的林地之間,為瀕臨滅絕的珍稀品種。雖有優質的自然資源,但由于地處偏遠,各方面條件比較落戶,白洗黑豬養殖業的發展一直十分滯后,黃平至今仍為國家級貧困縣。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青蓮大膽設想,決定以互聯網+的方式,嘗試開展一次精準扶貧,讓每一塊豬肉都能連接一個貧困農戶。
經過前期調研籌備,青蓮食品與貴州黃平縣人民政府簽訂項目協議,由青蓮投資,幫助黃平縣發展白洗黑豬養殖業,并進行市場化、品牌化運作。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出欄白洗黑豬20萬頭。
互聯網思維除了被用在精準扶貧上,更被用在企業的戰略發展中。 “傳統行業的核心競爭是‘產品思維’,而互聯網的核心競爭是‘用戶思維’。導入這種思維,我們更加注重通過體驗來挖掘用戶的內心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提供用戶需要的好產品。”青蓮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投入試運營的全國獨一無二的豬豬生命科技體驗館就是青蓮秉持這種思維打造的一個新平臺。在這個體驗館里,參觀者可以近距離了解豬的一生與一身,對豬這個生命體建立起全新的認知。
“原本大家可能會覺得養殖業是個很LOW的行業,其實并不是這樣,從科學育種到科學化、標準化養殖,其實科技含量非常高,是一個智力密集型行業。我們希望通過體驗的方式,讓大家真正對豬、對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繆雨告訴記者。
- 做大做強地方產業發展!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海鹽成立2020.6.20
- 海鹽這家企業向武漢捐贈價值100萬高品質肉食 2020.3.10
- 海鹽這家企業將打造“云上牧場” 2019.10.23
- 一頭小豬一年引30萬人圍觀!_——浙江日報2019.10.23
- 省農博會上,膳博士 獲點贊2018.11.30
- 膳博士為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供肉2018.11.21
- 極地冰腸成為中國南北極科考選用產品-《浙江日報》2018.10.31
- 國外媒體對青蓮的報道2018.8.9
- 浙江新聞、嘉興日報對青蓮食品與芬蘭簽約的關注報道2018.3.2
- 追尋舌尖上的年味 品嘗頂級美食——《南湖晚報》2017.1.24
- 首屆世界名豬文化節在海鹽開幕——《嘉興日報》2017.1.21
- 浙江海鹽辦世界名豬文化節 再現“請年豬”場景——中新網2017.1.20
- 首屆世界名豬文化節即將啟幕——《嘉興新聞在線》2017.1.16
- 真新鮮!海鹽要辦名豬文化節——《嘉興日報》2017.1.15
- 挖掘江南年豬文化 一場高規格研討會昨日舉行2017.1.14
- 嘉興日報海鹽新聞:青蓮·世界名豬文博園邁開國際步伐2016.12.1
- 媒體持續報道:一塊嘉興豬肉背后的“互聯網基因”2016.11.21
- 兩區會議期間,青蓮食品大放光彩,媒體爭相報道2016.11.16
- “粽子狀元”諸老大亮相上海國際時尚中心2016.6.8